【提示】云南南路、七寶老街、南塘老街……長三角這些美食街你看完流口水了嗎?
在吃貨的心里,最地道的城市味道永遠不在繁華餐廳,而是在市井街巷,今天小布帶大家走進長三角的這些美食街,從一日三餐到夜宵排擋,尋味地道的人間煙火~
云南南路
老字號云集的云南南路,向來深受上海老饕們的喜愛,雖然它只有短短的250米,卻頂著“美食街”的美稱長達百年。這里藏有各大經典菜色,花樣繁多,連吃一個月都不帶重樣!
來這里首先要吃的是鮮肉生煎。與常規的生煎不同,師傅采用的是全發酵面(面皮帶有松軟度),餡內不放肉皮凍,雖然肉餡汁水少,但肉味更加香。一口咬下去,生煎底吃口又酥又脆,肉餡扎實,吃起來甜滋滋的。
軟糯的片狀年糕,搭上厚實的排骨,真是百吃不厭的組合!這里的年糕不是油炸,是蒸出來的,吃起來甜甜的,很有上海的味道!厚實的排骨蘸上獨家醬料,入口糯中帶香,還有略微的甜辣。
這里的白斬雞皮脆肉嫩,入口幾乎沒有腥味,口感吃起來很像果凍。每一份白斬雞還配有特制的醬油,能將雞肉的鮮美發揮到極致!白斬雞的人氣搭配“血湯”,也很受上海食客的喜愛!
黃河路
黃河路,可是魔都最鬧猛的美食街,坐落在人民廣場北隅,南北走向,霓虹燈閃爍下的全是各式美味餐館,承載著好幾代上海人的回憶!
層層起酥,一口咬下全是黃油香氣。這里的蝴蝶酥,承載了老底子上海的美食記憶!
“老式蔥油雞”外皮爽滑,帶著湯汁的雞肉細嫩可口,令人吃過便難忘!
每個小籠都是現點現蒸,湯汁超級多。蟹粉小籠配上秘制的姜絲醋,米道老嗲額~~
浙江中路
浙江中路,南起延安東路,北至蘇州河,長1331米。不過今天要介紹的,是浙江中路南段,從福州路到北海路之間的這一段。全長不過200米,卻聚集了魔都超級多的小吃美食。
遠遠就能聞到酥香的蔥油餅味,來逛街的人總是會聚集在這兒,帶上一袋子的蔥油餅回家。蔥油餅經過煎烤,爆發出青蔥與肉混合的咸香,讓人垂涎欲滴。一會兒功夫就出爐了,金燦燦的的樣子很是誘人,一口咬下去滿嘴酥脆,不油不膩,內餡夾雜著蔥花,一路邊走邊吃,別有一番風味。
整整一大碗牛蛙的招牌牛蛙面,肉嫩味美,潛藏其中的青紅辣椒帶著微辣的口感,粗面為主的面條很是韌道,白湯清口,吃完后嘴都不干!
椒鹽炸豬排也值得一嘗,配上辣醬油,吃起來非常有味道!
七寶古鎮作為上海離市區最近的古鎮,不僅良好地傳承著千年歷史,更以眾多琳瑯滿目的美食招待著四方來賓。
七寶湯團肉是鮮的,油而不膩;菜是嫩的,透著碧綠。除了有常見的鮮肉、芝麻、豆沙口味湯團,還有薺菜、紫薯、花生及棗泥等口味的湯團可供選擇。
七寶方糕也是實打實的好滋味,點綴的只是些輔料,最精華的味道其實早已陷在這方寸糕點之間,帶上一塊回家與親友分享,這才是濃濃的過年好滋味。
海棠糕歷史可謂悠久,因糕形似海棠花而得名。海棠糕香甜可口,尤其是剛出爐的時候,咬上一口,脆脆的焦糖混合松軟的面餅撩撥味蕾,滿滿的幸福感!
皮市街是一處文藝青年鐘愛的打卡地,也是一條隱藏的美食街哦。
用火燒、燒餅配揚州拿鐵是“最揚州”的一種吃街方式。皮市街上每天供應椒鹽咸燒餅、芝麻糖燒餅、黃山蟹殼黃燒餅、蘿卜絲燒餅,還有現在揚州街頭不常見的油條、麻團、油餅、糍粑、油餃子等,不僅受本地食客歡迎,更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往打卡。
在皮市街吃的串串,揚州炸串是很多80后記憶中的美味,還有炸雞柳、藕片、土豆、平菇等,炸串都是提前腌制過,裹好面的,面皮不厚比較脆,主要是刷的醬“拿魂”。
到了皮市街吃冰也是一件新奇有趣的事情。超級芒果冰分量很足,夠三個人吃,牛奶味很濃,冰也很密;抹茶豆乳是抹茶愛好者的最佳選擇;草莓牛奶冰外面有一層新鮮草莓和奶油,刨冰里裹著糯米皮、草莓果醬和香草冰激凌。
雙桂坊
說起常州的美食一條街,肯定繞不過雙桂坊,大多老常州人關于美食的記憶都濃縮在這里。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雙桂坊,因丁氏兄弟雙雙高中,寓意“雙雙蟾宮折桂”而得名。
而如今的雙桂坊更像是常州的一張美食名片,桶貼大麻糕酥香松脆,豆腐湯鮮潤爽口,四喜湯團綿軟香甜,蟹黃湯包鮮香細膩……都在雙桂坊不長的街道上吸引著往來人群。
泰州老街,一條看似古拙質樸的街道卻是泰州城的精華所在。600米的距離,不長,卻足以勾起泰州人兒時那一串長長的回憶。
當每天第一縷陽光灑向老街,市井的生活便從老街早茶店的吆喝聲中蘇醒,600多米的窄道里漸漸熱鬧,人聲、車聲、鈴聲、叫賣聲不絕于耳,早起的食客也迫不及待地奔進這透露著溫情的煙火人間。
一碟爽口開胃的燙干絲、一份皮軟汁濃的蟹黃湯包、一碗湯鮮味厚的魚湯面......足以開啟食客們活力滿滿的一天。
如果不滿足泰州早餐的“老三樣”,沿著老街尋香而去,還可以品到餛飩、餃子、雞蛋餅、手抓餅、油條、豆漿、麻團、豆腐腦、燒賣等花樣繁多的日常早食,嘗到“草爐燒餅”、“溱潼魚餅”、“溱湖八鮮”、“紅膏大閘蟹”等極富泰州地方特色的經典美味。
民富園夜市
民富園,白天與大多居民區小街道差不多。一旦夜幕降臨,熙熙攘攘的攤販遍布整條街道,豎起鐵架,拉上電燈、鋪開攤位,販賣一切充滿煙火氣息的東西。
在這里,羊肉有無數做法。熱愛羊肉的徐州人,在這里會得到大大的滿足。羊肉火鍋、涼拌羊肚、羊肉串……在老板獨特的手藝下變得鮮香入味。
隨處可見的里脊肉餅,在民富園也不能少。小小的攤子里裝滿了各種配料、小菜,很多食客聞著香味就過來了。老板現做現賣,餅皮炸得酥脆,里面裹著海帶、土豆絲、里脊肉、香腸等,隨你的心情任意搭配。
浙江
在杭州的吳山廣場旁,高銀街、河坊街、南宋御街三條美食街構成了吳山美食鐵三角!這里匯集了各地特色菜肴和風味小吃。
這里還藏著杭州最特色的名小吃,無論是龍須糖,還是定勝糕,都代表著杭州的老風情。
南塘老街
寧波南塘老街,一眼就能望到頭,但卻藏著最地道的寧波美食。這里有著各種傳統餐飲界的老字號,可以一路吃到底。
老街上的油贊子鋪門前總是排著長長的隊伍,油鍋里“嗤嗤”冒著泡,掌勺師傅把一條條柔軟的“小麻花”滾進熱油里,翻幾個身,起鍋上架。這一鍋老寧波油贊子甜、咸味兩種不同的口味,是絕對不能錯過的美味!
你還可以買上面結、年糕團、湯圓解解饞,走進街上的牛肉面店,三兩個人圍著吃面條,吸吸嗖嗖,一切都似乎放緩了節奏。
衣裳街
湖州衣裳街是一條很有歷史的老街。一幢建筑、一塊青石板,都能帶給你一段故事,在這美麗的街景下,聽著故事,必然胃口大開。
很多老湖州人的一天,就從一碗熱氣騰騰的千張包子開始。不是普通的橢圓包子模樣,千張包子可是身著薄如蟬翼的千張、身材魁梧的正方形包子呢~
衣裳街上除了千張包,還有雞爪和餛飩,引得不少食客慕名而來。
月河老街
嘉興月河老街沒有喧囂紛擾的吆喝,恬靜清雅。走在嘉興月河老街,如同走進江南老故事。小巷小街迂回曲折,縱橫交錯,這里還原了嘉興的老中基路、北京路的江南模樣。
說起嘉興美食,你一定會想到粽子。其實不然,月河老街上除了五芳齋,還散落著南湖蟹、文虎醬鴨等嘉興的地道美食小吃。
老街上主打橘紅糕、雪餃、肉松餅、綠豆糕、月餅、麻餅和酥糖,是有名的“嘉湖細點”。
淮河路步行街
淮河路步行街位于合肥市中心地帶,是合肥歷史上有名的商業街,也是人文薈萃的老街,是集購物、旅游、文化、休閑、餐飲等功能為一體的現代文化商業步行街。
逍遙十八巷,條條故事長。在這些巷子里,北油坊巷、啞巴巷、勤勞巷、撮造山巷、鼓樓巷等都是美食天堂,天南海北、合肥本地的美食幾乎應有盡有。
友誼巷
淮北友誼巷的特色精品的美食:豆腐腦、涼皮、雞蛋餅、炸玉米、章魚小丸子……如果說老淮北的回憶要靠吃出來的,那么就一定不能錯過友誼巷。
焦葉子,以前家家都炸,過年少不了,土生土長的淮北人基本都是吃這個從小吃到大的。
大金果,外有白糖、芝麻或是椰蓉,里面像絲瓜絡。這趁熱切花生糖的場面,不僅觀賞性強同時也是香味四溢。
蕪湖鳳凰美食街坐落于蕪湖市中心繁華區,與蕪湖中山路步行街、九華廣場、吉和廣場等城市景點連成一體。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是一條集旅游、休閑、購物為一體的以飲食為主的特色商業街。
百米長的街上集結了各種餐館。這里的蝦籽面、小籠包、臭干子、荷葉燒賣、煮干絲,徽淮融合,獨具特色。還有百年老字號的口碑保證,包你吃到嘴巴都累。
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荷香燒麥,歷史悠久,內有乾坤。原料選用糯米、香菇、荷葉等食材。一打開荷葉,米飯的鮮香就夾著荷葉的清香,撲鼻而來。
蝦籽面是蕪湖市的一道傳統小吃,蝦籽面采用青蝦的籽,配以多種佐料,制成膏湯,再加手工揉制的小刀面,煮制而成。面有韌性,味極鮮美,營養價值高。
黃山
位于黃山市屯溪區的屯溪老街并不長,但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包括1條直街、3條橫街和18條小巷,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構成的整個街巷,是美食愛好者的天堂。
在老街見到最多的就是黃山燒餅,燒餅分不同的口味,有核桃燒餅,梅干菜燒餅、原味、辣味等。黃山燒餅又名皇印燒餅、救駕燒餅、蟹殼黃燒餅。通常以面粉、肥肉、梅干菜、芝麻、鹽、菜油為原材制作。
毛豆腐是黃山一道名小吃,入口軟嫩。毛豆腐是通過以人工發酵法,使豆腐表面生長出一層白色茸毛。由于豆腐通過發酵后使其中植物蛋白轉化成多種氨基酸,故經烹飪后味特鮮。在屯溪老街的街頭巷尾都可以看見一口老鐵鍋,鍋里的菜籽油滋滋作響,被煎得金黃、香噴噴的毛豆腐。
資料:市文旅局、浙江發布、江蘇微旅游、安徽文旅
編輯:吳維嘉、高雪婷
封閉了兩個多月!濟南這條社區特色美食街終于“解封”了 南翔老街解封了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官方帳號4月12日,濟南天橋區制錦市小區的周公祠街迎來“解封”,道路東口的隔離擋板被拆除,車輛和行人可以正常通行,20多家美食店也開始對外正常營業。時隔兩個多月,這條社區特色美食街終于恢復了往日的熱鬧。

13日中午,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來到位于五龍潭公園北側的周公祠街?!敖夥狻焙蟮氖讉€工作日,街上人來車往,各家美食店都在大力地招攬顧客。不時有外賣小哥前來取餐,忙得不亦樂乎。由于正值午飯時間,附近不少上班族也前來打卡各色美食,有的店鋪門前甚至排起了隊。

據了解,周公祠街是一條社區美食街,有20多家特色美食店,其中老濟南藥膳把子肉、長清大素包、萊蕪燒餅等都是知名美食?!安婚_街的時候進不來人,當時挺著急,開街確實很開心!”商戶王女士告訴記者,自昨天開街后,這兩天生意還挺好,每天都有不少顧客前來。

據制錦市街道辦事處社會事務辦副主任王高俊介紹,周公祠街是2月5日封閉的,當時正處于疫情防控關鍵期,但隨著濟南迎來復工復產,這條街附近的流動人口也逐漸增多,再加上街上30多家門店包括20多家餐飲店面臨著不小的經營壓力,所以街道經過研究,決定“解封”周公祠街,于4月10日將道路東頭的隔離擋板拆除。

“開街后我們做了很多保障工作,每天安排居委會工作人員和保潔員在門頭房開門前對整條街進行消殺,開門后要求商戶們做好個人防護和店內消殺工作,并按照要求嚴格做好‘雙測溫兩報告’,發現體溫有超過37.3℃的及時上報給居委會?!蓖醺呖≌f。

此外,各家店鋪還要在門口張貼“濟南健康易通行”二維碼,顧客進店前要先掃碼登記個人信息??紤]到20多家餐飲店店面都不大,街道要求有條件的店鋪恢復堂食,沒條件的鼓勵打包帶走?!邦櫩团抨爼r要間隔一米以上,店內堂食的要錯位就坐,以保障就餐安全?!蓖醺呖”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戚云雷
讓深圳300多年的老街“潮”起來!這是你了解的東門嗎? 南翔老街解封了嗎
這里或許是你最早認識
深圳的地方
“沒去過東門老街,就不算來過深圳?!?/p>
羅湖東門,作為深圳最早的商圈
深商文化發源地
歷經了300余年的風風雨雨
在這里有中國內地第一家麥當勞
有劃時代意義的“東門世紀鐘”
有著深圳人的集體記憶
……
你呢,你了解東門嗎?
近日,多家媒體都把目光對準東門
帶你認識熟悉又“陌生”的它
東門奇幻之旅,現在開啟~
歷史厚重
這里深埋著深圳300年的根
追溯東門的歷史,還要說到明代。早在明代中期,這一帶的幾個村落之間就建起了集市,被稱為“深圳舊墟”。清朝《新安縣志》記載,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深圳墟已是當時新安縣的一個著名墟市。1979年,“深圳”成為市名,深圳墟則改稱“東門老街”。
漫步在東門老街
你仍會發現許多歷史印記
“世紀鐘”、青銅浮雕“東門墟市圖”、巨型銅秤雕塑、思月書院以及嶺南建筑風格的風貌街……這些歷史文化景點隱藏在鬧市之中,卻與這里的商業氛圍沒有一點“違和感”,反而相得益彰,展現這片土地歷史特征的同時,也吸引著眾人的目光。
舉個例子
老東門墟市圖,你一定有印象
東門文化廣場有一幅寬3米、長16.5米青銅鑄造的老東門墟市圖,勾勒著這里的過去。
畫面中是明清時期東門墟市店鋪林立、客流熙攘的嶺南民俗風情。即便是時代發展的今日,仍能讓游客透過漫長的時光,感受到昔日墟市的淳樸遺風。
現在,沐浴了三個世紀的風風雨雨,東門老街從一個普普通通的小鎮墟市,躋身于全國大型商業步行街的行列。如今的東門老街已成為深圳集旅游觀光、飲食休閑、購物消費為一體的標志性商業區,連續多年獲得全國商業街先進集體稱號。
截至目前,已有34棟現代化大型商廈鱗次櫛比地分布在步行街區17條主要街道上,在商業面積不足0.2平方公里的東門商圈,有著30萬至50萬人次的日均客流,書寫了深圳商業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
文化薈萃
推陳出新活躍街區文化氛圍
除了濃郁的商業文化
還有思月書院為代表的歷史文化
東江游擊隊指揮部舊址紀念館暨
葉挺紀念館為代表的革命文化
也在這里融合
同時,這里還有年輕人喜愛的街頭文化
讓東門老街頻頻大放異彩
2018年5月15日,由東門街道主辦的“東門老街文化系列活動之黃梅戲專場演出”在文化廣場啟動,特邀鄭玉蘭、馬丁等多位黃梅戲國家級著名演員驚喜亮相,為市民群眾帶來一場戲劇的“饕餮盛宴”。
霓虹燈處人聲沸,架子鼓聲傳真情。2018年9月,2018全國街頭架子鼓大賽在東門文化廣場火熱上演。決賽中,3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架子鼓手圍繞“草根文化、音樂夢想、街頭藝術”主旨,盡情在繁華熱鬧的東門揮灑音樂的美妙音符,用激情的敲擊表達來深建設者們勇于開拓的情懷。這場架子鼓大賽,讓人們觸碰到東門最真實的脈搏。
“2018民謠東門”系列專場音樂會則被年輕人稱為“每周五的盛大PARTY”,每周五下午都在東門文化廣場如期上演。民謠歌手們的歌聲打動人心,幾乎每一場都吸引了近千市民圍觀、鼓掌、歡呼、在朋友圈上刷屏。
還有“圍棋國手進社區”、“快樂城區時代印記彈唱”、“同繪深圳夢,翰墨寫東門”書畫聯展……個個都非常精彩哦~
東門街道舉辦的
這一個個有趣味、接地氣的
街頭文化活動
在不斷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提升東門商業步行街影響力
也為東門樹立起一面獨有的
青春多元文化旗幟
你說說,這樣的東門怎能不愛呢?
環境提升
景觀綜合提升持續推進
東門是老街
不過卻一直很潮
“與其他商圈相比,東門具有濃厚而獨特的多元文化背景,比如歷史文化、商業文化、革命文化、街頭文化。目前,街道正在從市容環境、產業升級、文化服務等多個方面進行提升,希望將東門持續打造成一個‘有溫度的街區’,在時代發展中,延續城市記憶、陪伴深圳人前行?!?/p>
——東門街道黨工委書記呂毅
比如
整體環境和景觀一直在治理和提升
? 在上個世紀末的1999年,東門改造的1.0版本完工,東門煥然一新。
? 2016年,羅湖區十大微片區交通和景觀綜合提升項目啟動,其中就有東門老街片區工程。
? 2018年6月,東門老街片區交通和景觀工程全部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完工,正式向市民開放。該工程重點改善了東門老街轄區慢行交通環境,在東門町廣場南側,一條長約168米的慢行街改造后標識標線清晰、實行人車分流,休閑步行區域約為改造前的兩倍,街的兩邊還沿途增設了統一的燈柱,夜間照明更有氣氛。
▲東門慢行街標識標線清晰
此外,東門街道還花了不少心思
謀求新的發展
◇ 近幾年來,東門街道還注重給轄區做“減法”。減少各類“垃圾景觀”,全面拆除轄區內廢棄電話亭,消除沉悶的“無美感”宣傳標語、廣告牌,并通過設計獎勵機制、市民評議機制,引導商家美化招牌門楣,引導各大商家進行內部營商環境升級,提升“顏值”。如東門町美食街進行了整體設計翻新,因此還獲評“中國特色商業街”稱號。
◇ 東門街道還借鑒各地先進經驗,導入新型業態。在新白馬服裝批發中心城引進設計師工作室和平臺,推動匠人原創主題街區DDM MALL進駐百貨廣場,方海簡約書吧進駐東門印象城負一樓等,構建文化時尚創意中心;東門街道還與區經濟促進局合作,積極與華僑城、佳兆業集團對接,探索東門步行街轉型升級新定位、新路徑、新規劃。
現今,羅湖正準備啟動
東門改造2.0版本,值得期待哦
東門老街將以“潮”為理念,實施特色商圈升級計劃,以市工人文化宮整體改造為契機,與華僑城等集團合作,綜合運用城市更新、業態創新、文化復興、整治翻新等方式打造特色文化創意街區。
數百年歷史的東門
正在新時代里重新煥發出
“永不謝幕”的動人青春
你準備好再去打個卡了嗎?
信息來源:深圳特區報、深圳晚報、禮享羅湖、深圳大件事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如需轉載,請注明以上內容